最新资讯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
010-85795360
地址:
这里是您的公司地址
手机:
138-8888-8888
电话:
010-85795360
邮箱:
这里是您公司的邮箱地址
PG电子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PG电子新闻资讯 >
PG电子官网硬实力赓续名校基因 成都这所中学开添加时间:2023-05-28

  PG电子官网硬实力赓续名校基因 成都这所中学开辟绿色通道赋能教师快速成长中国网5月10日讯(王李科 宋得恩)“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支优秀卓异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志在育才树人的学校本之所在,源之所出。而在成都这片天府之国的沃土上,就坐落着这样一所传承百年川大附中(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名校基因、志在打造一支兼具老中青三代名师队伍的学校——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以下简称川大附中新城分校)。4年前,这所秉承百年名校基因的学校以“捧一颗温暖的心,办一所有温度的学校”的办学愿景,新芽初绽,努力生长。随着今年9月该校高中部的全新设立,学校的发展即将又一次迎来跨越式迈进,一张全新的教育蓝图已经渐次展现出宏伟远大的理想轮廓。

  成都市骨干教师3人、成都市优秀班主任1人、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2人、武侯区学科带头人2人、武侯区优秀青年教师2人、武侯区教坛新秀2人、武侯区优秀教师3人、武侯区优秀班主任1人、武侯区优秀德育工作者3人……截止目前,该校现有初中教师108人,全日制本科学历达100%,2022年新进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占比70%,在职骨干教师占比85%。中高级教师有33人,区级及以上的名师优师有15人,校级名师优师有45人……这是,近年来川大附中新城分校教师队伍建设写就的辉煌“篇章”。

  4年以来,该校是如何夯实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础?新校初立时,该校又是如何力促师资队伍“雁阵”共飞?“双减”政策下,该校又将如何实现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5月6日,带着上述问题,记者来到该校,独家揭开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神秘面纱”。

  “青年教师,就是教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副校长王成川在向记者谈到青年教师对于该校向上向好发展的分量时表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对该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面对我校青年教师比例高的现实问题,学校按照武侯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以此培养、造就一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的青年教师队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每年,都有一批怀抱教育梦想的“新鲜血液”,融入到该校教师队伍中来。为此,该校按照“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特色引领、优质均衡”的工作思路,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总体要求,结合学校青年教师的实际,围绕思想素养、敬业态度PG电子官网、操守德行、学问修养、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诸方面,努力开展以“理想、责任、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学科素质、工作技能、科研能力及实践与创新能力,以此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学识渊博、功底深厚、教艺精湛、研教俱能”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除了组织培训外,拜师结对、参与管理、课题研究……在川大附中新城分校,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绿色”通道形式多样,以此探索出一条条分层培养的新途径,搭建起各种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只为通过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素质,有力地促进该校的可持续发展。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那么新鲜,令我对未来充满向往。”回忆起四年前,面对一所刚刚兴建起来的新学校,初次来到这里的该校语文老师江凤很是心动,未来的日子里,她的教学时光都将铭刻在这里。“这所学校于我而言,很有归属感。”大学毕业在眉山市的一所中学任教两年后,江凤来到了成都发展,而川大附中新城分校是第一个向她抛出橄榄枝的学校,心怀感恩的她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

  2019年,江凤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生态语文教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题研讨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而这样的荣光,当时该校仅她一人斩获。“获此殊荣,我要万分感谢学校的栽培。”向记者提起这项荣誉,江凤将“功劳”归结于该校一直秉持的拜师结对制度,“是我校充分发挥优秀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才促进了当初像我这样的青年教师个人素质发展与专业化的成长。”

  “作为大学师姐、眉山老乡的姚澜老师,就像一位亲姐姐一样,给予了当时还是‘嫩头青’的我太多的指导和帮助。”在该校的安排下,初来乍到的江凤与同是教语文的姚澜结成了师徒带教关系,“不管是教书育人,还是课题设计,作为我师傅的姚老师总是信手拈来。听她的课,对我教学风格的形成有着莫大的影响。”提及姚澜对自己在教学上的影响,江凤充满感激地告诉记者,“平时,姚老师总是非常热心地帮我解答一些关于教学教法的问题,深入浅出,让我醍醐灌顶。”提醒她“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鼓励她通过赛课提升自己……姚澜的指引促使着江凤不断打磨着自己,让自己闪亮在该校的讲台上。

  正是因为有了姚澜无私的“传、帮、带”精神指引,江凤的工作很快就走上了正轨PG电子官网,她的工作能力也不断得到了提高。现在,在事业上获得了一些成绩的江凤又把这种“传、帮、带”精神延续了下去。“我现在也通过履行好自己‘传、帮、带’的责任,帮助一些年轻班主任迅速成长,相信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会在咱们川大附中新城分校这片沃土展现出自己的风采,谱写出更美的篇章。”

  今年32岁的梁红玉,从4年前该校建立开始,每年都参与竞聘级部主任,终于在参聘的第二年顺利晋级。此番“幸运”PG电子官网,缘于梁红玉“借上”了该校“两自一包”制度之一的管理的东风。“我校通过这项制度,每年大概至少有2-3名老师和我一样成功获得晋升的机会。”梁红玉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该校通过严格的选拔标准和工作流程,认真做好教师竞聘工作。据了解,自建校以来,该校已为18名符合条件的教师晋升了高一级职位。

  现从教该校八年级语文课,并担任八年级级部主任的梁红玉,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她不仅找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平台,更突破了自己的教育瓶颈,取得了属于自己在教学上的成绩。“能够在工作中小有成绩,除了学校为青年教师开辟的晋升绿色通道外,还与学校的‘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教学’的全员全程校本教研文化离不开,特别是学校的‘两集(极)一转’,把‘先集备-后先行-再优化-终成形’的集备模式与极课大数据结合,实施精准教学,并以‘大小转转课’为驱动,通过集备、组内的听评课,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磨炼自己的教学技艺,使我得以快速成长。”

  “我校一直秉持‘建一所有温度的学校’,这在我们教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该校老师游义莎告诉记者,无论元旦、春节、七一,还是教师节……每个节日,该校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走访慰问活动,及时把学校的温暖送到每一位教师身边。“学校这些暖心举措,让我们充分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关怀。”

  4年来,该校积极探索选树典型的有效途径,坚持以身边榜样激励身边人,涌现出了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王成川、刘元,成都市骨干教师闵洋、王洪权,武侯区优秀班主任张蜀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典型代表,充分激发了广大教师教学的内在动力。王成川向记者介绍道,该校在“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的引领下,依据武侯区“文创武侯·智慧城区”的战略定位,进一步传承川大附中“立德树人,笃行两责”核心文化,紧紧围绕“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办学理念,立足区级环境,把握学校优势,通过建立健全智慧教育建设发展机制,以此提升智慧教育整体建设水平。

  “2021年完成‘十四五’教师成长规划;2022年提升教师的智慧教育能力,打造榜样引领的教师和有特色的教研组;2023年扩大优秀教研组和名师优师在学校及全区的影响力;2024年完善学校学术委员会,建立起成熟的学科教研组;2025年打造出一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研究型’智慧教师团队——这些都是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五年规划内容之一。”向记者介绍该校教师队伍打造的五年规划时王成川如数家珍,“我校将通过健全教师智慧教育成长机制,加大对优秀教师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批面向新时代的未来教师,让每一个川大附中新城分校的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现已进入“十四五”时期,站在新的起点,川大附中新城分校教育人将以弘扬“爱教、善教、乐教”风尚的姿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扬帆起航,再接再厉,全力打造独属于自己的优质教育品牌,助推成都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再造辉煌。